首页

婉慈lcon

时间:2025-05-24 07:41:39 作者:广西融水:民众激情抢花炮 浏览量:20763

  中新社北京4月12日电 (记者 邢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2日宣布:应国务院总理李强邀请,德国总理朔尔茨将于4月14日至16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将是朔尔茨自2021年12月就任德国总理以来第二次访问中国,也是今年首位访华的西方大国领导人。

  朔尔茨任内首次对华正式访问是在2022年11月,彼时正值中德建交50周年,他成为中共二十大闭幕后首位访华的西方国家领导人。在不到24小时“旋风式访问”中,中德为双边和中欧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

  此次再度访华前,朔尔茨入驻社交平台TikTok并发布视频,德国政府发言人将此称之为是个“好机会”。朔尔茨此访逢中德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报道称他将到访重庆、上海、北京,行程涵盖政经活动等多项内容。外界认为,此访是双方增进理解信任、深化务实合作的契机,在当前新形势下坚持正确认知、寻求更多共识是访问关键。

  经贸合作是中德关系“压舱石”,去年中德贸易额出现一定波动。专家指出,面对双边合作中的新动态、新变化,中德应保持定力,在务实基础上拓展发展空间。

  去年中德双边贸易额达2531亿欧元,中国连续第八年成为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但与2022年相比,总额下降15.5%。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凤英表示,贸易额回落与多方因素有关,如德国通胀压力上升等,中德贸易方式也出现了一些变化。

  “虽然贸易额短期内波动,但中德贸易形势长期向好的前景不会改变。”陈凤英注意到,去年德国对华直接投资增长4.3%,达119亿欧元,创历史新高,朔尔茨此访有多位德国企业高管随行,凸显双边经贸关系重要性。

  前不久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上,不少德企高管表达对中国市场的十足信心。据称,梅赛德斯-奔驰董事会主席康林松就曾在年会上表示,未来数年在华有大量投资计划。外界期待通过此访,双方形成更多利好的发展预期。

  据报道,朔尔茨访华团中还有来自环境、食品和农业、数字化和交通领域的三位部长,此举被外界解读为德国有意在这些领域扩大对华合作,打造新增长点。而随着中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德有望进一步密切多领域合作。

  去年德国政府发布“中国战略”文件,文件鼓吹与中国“系统性竞争”等内容,一度为中德关系蒙上阴影。但实际上,中德关系整体稳定,即使在全球化遭遇逆风的背景下,双方仍有强烈的合作意愿和需求。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欧洲研究中心主任赵怀普指出,当前德国面临内外部诸多挑战,间隔不到两年,朔尔茨再度率团访华,料将以实际行动展现寻求共识的务实姿态。

  事实证明,以“安全”和“去风险”为由阻挠合作无异于因噎废食。中国德国商会华东及华中地区执行董事兼董事会成员马铭博指出,许多德企认为“最大的风险是因不在中国发展而失去全球竞争力”,在华德企与中国企业竞争优势互补,可为全球经济创造高附加值。

  不可否认,当前欧洲内部也存在对华认知的错误倾向,给中欧关系发展带来了不必要的干扰和阻碍。专家认为,德国是欧盟内举足轻重的国家、欧洲经济的重要引擎,稳定和发展好中德关系,有助于推动欧洲一些人校正对华认知、回归理性务实。

  谈及中德关系,毛宁12日表示,中德从彼此发展中获益,惠及两国人民,同时引领中欧关系行稳致远,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

  赵怀普说,在中德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节点上,通过高层面对面互动,有助于双方排除干扰、提供更多可预期的政策环境,充实双边关系内涵,这对中欧关系乃至国际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完) 【编辑:张子怡】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新春走基层)浙江义乌29个电商产业园新春复工

“孔院的建立为南非以及南非青年开启了一扇新的机遇之窗,与世界更好地连接彼此。”据马丁介绍,在文达大学绿色科技孔子学院,学生将通过学习中国的语言、艺术、音乐、历史、哲学来了解中华文化,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企业家“论道”乌镇峰会: 智能向善,何以成为可能?

有助于促进区域和城乡就业协调。一方面,新业态发展壮大有力促进区域就业协调。新业态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区域要素流动壁垒,推动了区域间产业链依照比较优势重构与优化,在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同时,新业态通过数智赋能实现更广阔空间范围内的协同合作,这有助于促进区域间劳动力资源的互补与共享。另一方面,新业态发展壮大有利于推动城乡就业机会均等、就业服务共享。更为灵活的就业模式有助于让更多农村居民参与城市经济活动,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新业态对高新技术的应用打破城乡间的信息壁垒,使农村地区的企业更容易获得市场和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就业承载力提升,为农村地区带来新的产业发展机会。

《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论述摘编》出版发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重要论述,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

昆仑万维正式发布首款AI流媒体音乐平台Melodio

北京10月14日电 (记者 庞无忌)58同城14日发布的2024年三季度人才流动大数据报告显示,三季度北京招聘求职活跃度居首。

中新健康丨专家:耐药结核病是防控难点 需长期规范治疗

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挑战依然不少,但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不会改变。制造业规模持续扩大,将提供供给支撑;暑期旅游、开学季、“十一”长假等将掀起新的消费热潮,短板领域和新赛道投资空间广阔,将提供需求支撑;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不断成长,将提供动力支撑;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等将提供政策支撑。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